计量建标考核
2021-09-29 浏览次数:393次
计量建标考核

一、计量建标考核简介
计量建标就是建立本部门较高计量标注。
《*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6修订)》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九条 **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较高计量标准,经同级人民**计量行政部门考核,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较高计量标准,须向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乡镇企业向当地县级人民**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
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要求建立本公司的较高计量标准,建标依据为JJF 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二、 申请书和履历书的填写
1、在JJFl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规定的“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格式中,
(1)“计量标准器"一栏
应填写检定装置的主要设备的名称,如“水表检定装置”或“水表校验台"等(注意:不应填写装置中的工作量器或玻璃转子流量计等)。主要配套设备中一般填写稳压设备、水泵、压力表、温度计等。
(2) “拟开展的检定及校准项目”一栏
测量范围一般写“水表的口径或流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一般填写“MPE:±2%”或“计量等级A级、B级等"。
在计量标准履历书中,除在建标时填写较初的设备情况外,以后应随时详细记录:
a.设备管理人员变更情况,
b.主要仪器仪表设备送检结果,以及相应的变差,
c.设备维修和变更记录。
说明:如主标准器发生更换,应向计量标准批准单位备案。
三、计量标准技术
计量标准技术的填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一般简要说明所用水表检定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覆盖范围。
2、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般写明水表检定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以及装置可用于试验的试验管道口径或试验流量范围。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为Urel=0.2%,k=2,也可以写水表检定装置的准确度等级0.2级,或其较大允许误差±0.2%。
3、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一般写明本级计量标准装置溯源到的高一级计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单位、准确度等级,传递到的计量器具或次级标准的名称、准确度等级和量程范围。示范例图见图1
4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计量标准的测量稳定性考核
测量稳定性的考核应选用一块稳定性较好的水表进行试验。按JJGl033—2016的要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受考核的计量装置对相同的被测对象进行m次(至少要4次)的测量,每次间隔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每次测得行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每次的测量结果。对于水表的测量,n一般可选3次以上。
6、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水表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要结合所使用的计量标准装置的型式、所采用的方法等进行,结果一般用包含k=2的相对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rel表示。
7、 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该栏是指对所给的不确定度合理性的检验。JJGl033—2016中规定了三种验证方法,即传递验证法、两台(套)比较法和多台(套)比较法。对水表检定装置这一计量标准来说常用的为后两种方法,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两台(套)或多台(套)装置对同一稳定的被测量对象(选择可靠性较好的水表)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多台比较法中,可采用3台或3台以上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同一稳定的水表进行其示值误差的测量。若U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为0.2%),y为由被考核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而多台(套)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如果满足式| y1 - y2|≤ U,则认为符合。
式中,U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四、不确定度评定
(一)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即国际指南,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其中,测量结果实际上指的是被测量的较佳估计值。被测量之值,则是指被测量的真值,是为回避真值而采取的。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亦推荐这一用法(见该规范2.3注4)。
须知,真值对测量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如何去估计它的分散性?实际上,国际指南(GUM)所评定的并非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也不是其约定真值的分散性,而是被测量较佳估计值的分散性。
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过去曾用过:
① 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的可能误差的度量;
②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
*①种提法,概念清楚,只是其中有“误差”一词,后来才改为*②种提法。 现行定义与*②种提法一致,只是用被测量之值取代了真值,评定方法相同、表达式也一样,并不矛盾。
至于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给定置信概率的置信区间的半宽度。用标准差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在实际应用中如不加以说明,一般皆称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测量不确定度,甚至简称不确定度。
用标准差值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括若干分量。其中,一些分量系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评定,并用标准差表示:而另外一些分量则是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而判定的(主观的或先验的)概率分布评定,也以标准差值表示。可见,后者有主观鉴别的成分,这也是在定义中使用“合理地赋予”的主要原因。
为了和传统的测量误差相区别,测量不确定度用u(不确定度英文uncertainty的字头)来表示,而不用s。
应当指出,用来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差,除随机效应的影响外,还包括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如标准值不准、修正量不完善等。
显然,测量结果中的不确定度,并未包括未识别的系统效应的影响。尽管未识别的系统效应会使测得值产生某种系统偏差。
所以,可以概括地说,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于随机效应和已识别得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而对被测量的测得值不能确定(或可疑)的程度。(注:这里的测得值,系指对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修正后的较佳估计值)。
(二) 不确定度的来源
在国际指南(GUM)中,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归纳为10个方面:
①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② 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③ 抽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④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⑤ 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⑥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⑦ 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⑧ 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⑨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⑩ 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isqtqd.cn.b2b168.com/m/

一、计量建标考核简介
计量建标就是建立本部门较高计量标注。
《*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6修订)》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九条 **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较高计量标准,经同级人民**计量行政部门考核,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本单位各项较高计量标准,须向与其主管部门同级的人民**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乡镇企业向当地县级人民**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
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要求建立本公司的较高计量标准,建标依据为JJF 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二、 申请书和履历书的填写
1、在JJFl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规定的“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格式中,
(1)“计量标准器"一栏
应填写检定装置的主要设备的名称,如“水表检定装置”或“水表校验台"等(注意:不应填写装置中的工作量器或玻璃转子流量计等)。主要配套设备中一般填写稳压设备、水泵、压力表、温度计等。
(2) “拟开展的检定及校准项目”一栏
测量范围一般写“水表的口径或流量范围",准确度等级一般填写“MPE:±2%”或“计量等级A级、B级等"。
在计量标准履历书中,除在建标时填写较初的设备情况外,以后应随时详细记录:
a.设备管理人员变更情况,
b.主要仪器仪表设备送检结果,以及相应的变差,
c.设备维修和变更记录。
说明:如主标准器发生更换,应向计量标准批准单位备案。
三、计量标准技术
计量标准技术的填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一般简要说明所用水表检定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覆盖范围。
2、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般写明水表检定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以及装置可用于试验的试验管道口径或试验流量范围。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为Urel=0.2%,k=2,也可以写水表检定装置的准确度等级0.2级,或其较大允许误差±0.2%。
3、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一般写明本级计量标准装置溯源到的高一级计量标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单位、准确度等级,传递到的计量器具或次级标准的名称、准确度等级和量程范围。示范例图见图1
4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 计量标准的测量稳定性考核
测量稳定性的考核应选用一块稳定性较好的水表进行试验。按JJGl033—2016的要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受考核的计量装置对相同的被测对象进行m次(至少要4次)的测量,每次间隔时间在一个月以上,每次测得行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每次的测量结果。对于水表的测量,n一般可选3次以上。
6、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
水表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要结合所使用的计量标准装置的型式、所采用的方法等进行,结果一般用包含k=2的相对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rel表示。
7、 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该栏是指对所给的不确定度合理性的检验。JJGl033—2016中规定了三种验证方法,即传递验证法、两台(套)比较法和多台(套)比较法。对水表检定装置这一计量标准来说常用的为后两种方法,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两台(套)或多台(套)装置对同一稳定的被测量对象(选择可靠性较好的水表)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多台比较法中,可采用3台或3台以上具有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同一稳定的水表进行其示值误差的测量。若U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为0.2%),y为由被考核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而多台(套)计量标准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 ,如果满足式| y1 - y2|≤ U,则认为符合。
式中,U为被考核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四、不确定度评定
(一)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即国际指南,给出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参数,用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其中,测量结果实际上指的是被测量的较佳估计值。被测量之值,则是指被测量的真值,是为回避真值而采取的。我国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亦推荐这一用法(见该规范2.3注4)。
须知,真值对测量是一个理想的概念,如何去估计它的分散性?实际上,国际指南(GUM)所评定的并非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也不是其约定真值的分散性,而是被测量较佳估计值的分散性。
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过去曾用过:
① 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的可能误差的度量;
②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
*①种提法,概念清楚,只是其中有“误差”一词,后来才改为*②种提法。 现行定义与*②种提法一致,只是用被测量之值取代了真值,评定方法相同、表达式也一样,并不矛盾。
至于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给定置信概率的置信区间的半宽度。用标准差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测量标准不确定度。在实际应用中如不加以说明,一般皆称测量标准不确定度为测量不确定度,甚至简称不确定度。
用标准差值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括若干分量。其中,一些分量系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评定,并用标准差表示:而另外一些分量则是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而判定的(主观的或先验的)概率分布评定,也以标准差值表示。可见,后者有主观鉴别的成分,这也是在定义中使用“合理地赋予”的主要原因。
为了和传统的测量误差相区别,测量不确定度用u(不确定度英文uncertainty的字头)来表示,而不用s。
应当指出,用来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标准差,除随机效应的影响外,还包括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如标准值不准、修正量不完善等。
显然,测量结果中的不确定度,并未包括未识别的系统效应的影响。尽管未识别的系统效应会使测得值产生某种系统偏差。
所以,可以概括地说,测量不确定度是由于随机效应和已识别得系统效应不完善的影响,而对被测量的测得值不能确定(或可疑)的程度。(注:这里的测得值,系指对已识别的系统效应修正后的较佳估计值)。
(二) 不确定度的来源
在国际指南(GUM)中,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归纳为10个方面:
①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
② 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③ 抽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④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⑤ 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⑥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⑦ 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⑧ 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⑨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⑩ 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isqtqd.cn.b2b168.com/m/